电竟投注平台(中国)官方网站,主要获奖成果统计一览表
时间:2015-10-29 14:05:10 来源: 作者:
编号
|
项目名称
|
负责人
|
获奖情况
|
1
|
氨苄青霉素中试
|
朱全让
|
1984年获院优秀成果奖
|
2
|
羟氨苄青霉素中试
|
朱全让
|
1987年院科技进步二等奖
|
3
|
全价对虾饵料的研究
|
朱全让
|
1988年院科技进步一等奖
|
4
|
山东省野生经济真菌资源调查和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
|
马启明
|
1989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
|
5
|
钙对棉花胚根抗冷性影响
|
宋广运
|
1989年省科协自然科学二等奖
|
6
|
忍冬组培及此生代谢物研究
|
宋广运
|
1989年省科协自然科学三等奖、院科技进步三等奖
|
7
|
S-921防治苹果腐烂病的扩大试验
|
朱振坤
|
1989年院科技进步二等奖
|
8
|
山东省野生经济真菌资源调查和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
|
马启明
|
1989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
|
9
|
制革用细菌蛋白酶生产菌222-UV90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
|
蒋千里
|
1989年山东省科协二等奖、全省第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
|
10
|
山东湖产植物资源开发利用
|
宋广运
|
1990年省植物学会一等奖
|
11
|
麦饭石调味品系列产品开发
|
张玉昆
|
1990年列为省星火计划项目,获“七五科成果展”银奖(第二位)
|
12
|
固定化乳酸酶膜及乳酸分析仪的研究
|
冯德荣
|
1991年国家体委科技进步二等奖
|
13
|
肾脏疾病患者血尿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及意义的研究
|
朱振坤
|
1991年解放军总后科技进步四等奖(首位)
|
14
|
利用玉米下脚料生产饲料酵母中试
|
赵立勋
|
1992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
|
15
|
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剂中试
|
李树品
|
1993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、院科技进步二等奖
|
16
|
氧哌嗪青霉素中试
|
时秀梅
|
1992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
|
17
|
固定化乳酸酶膜及乳酸分析仪的研制
|
冯德荣
|
1992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,国家级新产品
|
18
|
利用啤酒废渣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
|
赵立勋
|
1992年国家发明四等奖
|
19
|
光合-微肥系列产品的开发应用(中试)
|
邹明富
|
1993年省星火一等奖,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
国家级新产品
|
20
|
平菇优良菌种筛选
|
王敬荣
|
1993年院科技进步三等奖、1993年省星火三等奖
|
21
|
一种光合微肥叶肥
|
宋广运
|
1993年国家发明专利(第二位)
|
22
|
中药电泳鉴别法及其在植物动物类中药的应用
|
宋广运
|
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(第二位)
|
23
|
小麦固氮菌剂
|
李树品
|
1994年中国发明协会第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、省科委第三届山东省发明技术展览会特等奖
|
24
|
鲜枣速冻保鲜技术
|
康战燕
|
1994年省科委发明奖(第二位)
|
25
|
稀土提高蔬果产量和品质的研究
|
王少杰
|
1994.5济南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
|
26
|
高效生物农药——姜瘟灵
|
杨合同
|
1994年9月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奖
|
27
|
玉米辅料清酒的发酵技术研究
|
栾兴社
|
1995年10月全国发明协会金牌奖
|
28
|
SBA-40谷氨酸-葡萄糖酶电极双功能分析仪研制
|
冯德荣
|
1995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、1994年院科技进步一等奖
|
29
|
小麦秸杆在平菇生产中的应用
|
张玉昆
|
1994年省星火二等奖
|
30
|
小麦全蚀病防药物噬铁素产生菌制剂研究
|
杨合同
|
1996年院二等奖
|
31
|
中国药用真菌图鉴
|
马启明
|
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
|
32
|
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模拟的研究
|
耿丽华
|
1997省科技进步三等奖
|
33
|
新型兽药FD-75中试
|
时秀梅
|
1997年院科技成果一等奖
|
34
|
中药电泳鉴别法及其在植物动物类中药的应用
|
宋广运
|
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(第二位)
|
35
|
国际香型清酒发酵技术中试研究
|
栾兴社
|
1997年山东省一轻厅科技进步一等奖
|
36
|
谷氨酸、乳酸、萄葡糖生物传感器
|
冯德荣
|
1997年国家发明技术三等奖
|
37
|
抗球虫518冲剂的研制及开发应用
|
时秀梅
|
1997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
|
38
|
用真菌细胞酶法生产核酸与复合调味汁的研究
|
栾兴社
|
2000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
|
39
|
芽孢杆菌的研制与开发
|
杨合同
|
2002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
|
40
|
还原糖在线检测的研究
|
史建国
|
2003年临沂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
|
41
|
固定化酶生物传感器分析系统的研发及其推广应用
|
冯德荣
|
2003年山东省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
|
42
|
固定化酶生物传感器分析系统的研发及其推广应用
|
冯德荣
|
2004年山东省科技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
|
43
|
还原糖在线检测的研究
|
史建国
|
2004年山东省科技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
|
44
|
多功能微生物制剂的研制及其在中国农业上的应用
|
杨合同
|
2004年山东省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
|
45
|
一种降糖口服液的研制
|
刘可春
|
2004年山东省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
|
46
|
新型饲用复合微生物添加剂的研究
|
郭勇
|
2004年山东省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
|
47
|
还原糖测定仪的研制
|
史建国
|
2004年山东省学院发明二等奖
|
48
|
用转基因蓝藻制备人表皮生长因子
|
张大伟
|
2004年山东省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
|
49
|
一种新型生物可完全降解塑料PHB的化学合成研究
|
王加宁
|
2004年山东省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
|
50
|
生物杀菌剂与PGPR系列制剂的研究与开发
|
杨合同
|
2005年山东省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
|
51
|
还原糖测定技术的应用研究
|
史建国
|
2006年度山东省技术发明三等奖
|
52
|
木霉菌的遗传改造
|
杨合同
|
2006年度山东省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
|
53
|
海参深加工技术研究
|
刘昌衡
|
2006年度山东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
|
54
|
满江红调整畜禽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研究及其应用
|
张大伟
|
2006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
|
55
|
多功能微生物制剂的研制及其在中国农业上的应用
|
杨合同
|
2007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
|
56
|
国际合作奖
|
马特.哈姆.瑞德
|
2006年度
|
57
|
生物杀菌剂与PGPR系列产品研究与开发
|
杨合同
|
200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
|
58
|
绿色木霉LTR-2菌株及其制剂
|
杨合同
|
2008年度济南市发明专利二等奖
|
59
|
海参深加工技术研究
|
刘昌衡
|
200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
|
60
|
还原糖测定仪的应用技术研究
|
史建国
|
2008年度轻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
|
61
|
山东省第三届发明创业奖
|
史建国
|
省知识产权局、省发明协会
|
62
|
生物有机肥的研制
|
李纪顺
|
200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
|
63
|
海洋食品加工关键技术、工艺研究及应用—即食调理海洋食品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
|
刘昌衡
|
2007-2008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(好当家)
|
64
|
齐鲁友谊奖
|
Paul Robert Harvey
|
2009年度
|
65
|
中国专利山东优秀发明家提名奖
|
史建国
|
第三届
|
66
|
即食调理海珍食品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
|
刘昌衡
|
2010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
|
67
|
基于斑马鱼药物筛选模型的药物发现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
|
刘可春
|
2010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
|
68
|
海带下脚料深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
|
刘昌衡
|
2010年威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
(2010-2-25-2所)
|
69
|
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关键技术及其应用
|
王加宁
|
2011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
|
70
|
谷氨酸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与应用
|
史建国参与
|
2011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
|
71
|
齐鲁友谊奖
|
Bazhanau Dzmitry
|
2011年度
|
72
|
齐鲁友谊奖
|
Serhiy Komisarenko
|
2011年度
|
73
|
海带下脚料深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
|
刘昌衡
|
2010-2011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(第二完成单位)
|
74
|
国家友谊奖
|
谢尔盖·科米萨林克
|
2012年度
|
75
|
植物微生态制剂的研制与应用
|
杨合同(第八)
|
2010-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类成果一等奖
|
76
|
国家友谊奖
|
谢尔盖·科米萨林克
|
2012年度
|
77
|
SGD全自动还原糖测定仪
|
史建国,张利群,马耀宏,杨俊慧,杨艳
|
2012年度山东省技术市场金桥奖一等奖
|
78
|
即食海珍品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
|
刘昌衡、袁文鹏、张绵松(第五)、孟秀梅、夏雪奎、刘新、张永刚
|
2012年度山东省技术市场科技金桥奖一等奖
|
79
|
木霉菌资源筛选与生防菌剂创制及其应用
|
杨合同(第二),李纪顺(第六)
|
2012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
|
80
|
历下区知识经济发展创新奖
|
生物所
|
2012年度
|
81
|
山东省发明创业奖
|
王加宁
|
2012年度
|
82
|
山东省第六届巾帼发明家优秀奖
|
陈贯虹
|
2012年度
|
83
|
新型高效环保荧光增白剂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
|
郭敬兰
|
2011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
|
84
|
酶法制备海蜇ACE抑制肽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开发
|
刘昌衡,张绵松,刘新(第五),袁文鹏
|
2013年度威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
|
85
|
中温IC厌氧工艺生产颗粒污泥及废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
|
张强(第三),陈贯虹,王加宁(第七)
|
2013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
|
86
|
死亡时间推断的生物传感器分析技术研究
|
史建国(第二),朱思荣,孟庆军,周万里(第六)张利群,孙士青(第九)
|
2013年度山东公安科技进步二等奖(自然科学类)
|
87
|
科研院所创新奖
|
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
|
2013年度
|
88
|
济南市产学研合作先进奖
|
分析生化研究室
|
2013年度
|
89
|
山东省第八届“发明创业奖”
|
刘可春
|
2013年度一等奖
|
90
|
中国发明协会第八届“发明创业奖、人物奖”
|
刘可春
|
2013年度
|
91
|
发酵过程生物传感器在线检测与优化控制
|
史建国,冯东(第三),毕春元,朱思荣,孟庆军(第七),杨俊慧,高广恒,王丙莲(第十二)
|
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
|
92
|
抗生素发酵废渣资源化利用技术及系列产品研发
|
李纪顺,魏艳丽,杨合同,扈进冬,陈凯,张广志
|
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
|
93
|
酶法制备海蜇ACE抑制肽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开发
|
张绵松,刘昌衡,刘新(第四),袁文鹏,史亚萍,亓正良,贾爱荣,夏雪奎(第十一),张永刚,乔若瑾,齐君
|
中食协科技进步二等奖
|
94
|
国家友谊奖
|
Bazhanau Dzmitry
|
2014年度
|
95
|
数字化发酵优化与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
|
史建国(第三),毕春元(第五),杨俊慧,刘仲汇
|
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二等奖
|
96
|
基于生化检测的发酵智能控制技术创新与应用
|
史建国(第三),杨俊慧(第五),毕春元(第八),刘仲汇(第十一)
|
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二等奖
|